政策法规zhengcefagui
-
062023-12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互为支撑、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于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可谓是“最大创新资源”。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才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
-
052023-12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新科技、新要素和新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基础设施为载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将为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
-
042023-12
以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这为以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方式方法
-
012023-12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又是在何种意义上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澄明这些问题对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何为“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现代化发轫于西方,正是在西方现代化的理论效应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
-
302023-11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回答了如何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找准职能定位、发挥应有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
-
272023-11
推动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战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增强制造业韧性、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之举,实现新型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发展的实践证明,对我们这样的大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强国复兴伟业就缺乏有力支撑。我们推进工业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基本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推进新型
-
232023-11
APEC“旧金山” 时间 专精特新引领亚太中小微企业发展方向
当地时间11月16日至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发表了《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宣言强调,“必须为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开辟发展道路,包括通过各种机会提高‘专精特新’能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拓展区域和全球市场,包括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提供‘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初冬时节绽放出的“和合之美”,伴随着这份暖意与亮色,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中国主张再次被写入APEC领
-
142023-11
人民时评:让工业互联网跑出发展“加速度”
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方式,是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更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力抓手在智慧矿山,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模型,调度员坐在屏幕前就能完成视频巡检、远程控制、智能工单派发;利用定制化平台,服装企业可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驱动面辅料采购、版型选取、排版剪裁;在关键生产工艺、碳排放上采用数字化监控系统,水泥行业更好实现节能减排……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融合应用走深向实,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数字化特征,正
-
132023-11
工信部印发《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导 读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力量得到加强,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与质效明显提升、示范效应明显增强,市、县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稳步扩大、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横向连通、纵向贯通、便利共享、泛在可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办的服务企业模式逐步形成。到2035年,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布局进一步优化,服务平台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
102023-11
制造业“外向”步子迈得再大一些
日前,我省出台以制造业为重点扩大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和培育引进外向型产业若干措施,从招商引资、投资奖励、优化服务等方面,为外商在陕投资提供政策“礼包”,更为陕西制造业利用外资扩量提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优秀外资企业是联通国际市场、畅通双循环的桥梁纽带。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我国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为我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制造业是陕西的支柱产业,可形成吸引外资的“洼地效应”。陕西是我国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