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今天是: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zhengcejiedu

【专家观点】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7日 10:08:47     所属分类:政策解读     阅读次数:644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持经济体系韧性、提升经济运行稳定性的关键举措。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需要政府在具体的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精准施策。

  充分认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意义

  实践表明,超大规模经济体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是必要条件。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体系的“筋脉”,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背后都是无数条产业链供应链相互交织。无论从产业体系构建还是从经济稳健运行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意义重大、影响广泛。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完备的循环系统,每一个链条都深度耦合,各个链条紧密相连、顺畅运转,为产业体系发挥整体效能、新动能加快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显著特征,满足这些条件,题中之义就是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提升安全性、追求先进性,要求产业链供应链首先要保持韧性,有了韧性安全才有保障,有了安全,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才能真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这些要件缺一不可。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复杂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在应用中不断突破,改变着产业生态和创新环境。“变数”越多,越要有稳健的基本盘。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来说,这个经济的基本盘就是实体经济多年发展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以“不变”应“万变”,在产业链供应链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组织、技术实现“双升级”,更好适应科技革命趋势变化,加快产业创新步伐。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维护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健运行,产品的生产供应节奏就有条不紊。没有一个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系统,产品的供给就会受到影响,引发供需关系异常波动从而影响物价,对宏观经济运行秩序造成冲击。满足需求的产业链供应链,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企业、个人的支出成本。完善的配套产生规模效应,有利于企业就近配套,生产出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

  健全长效机制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

  合理的机制是效率提升的先导之一,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机制特别是长效机制建设,有了这个前提,相应的具体举措才能更好落实落细,产生协同效果。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有一个长效机制去规范、保障各个环节的顺畅运转和有效配合。其中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重点产业链发展的体制机制怎样去构建?再比如,如何衔接好产业转移与产业链供应链有序运行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各自发挥作用,没有一个长效机制,就会影响政策效果。

  发展和安全的协同机制是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面。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具体看,发展方面要实现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闭环,政策的关键就是推动实现这个环节的顺畅。有了这个前提和效果,各类产业链就都有了可参照的路径。安全方面,涉及关键产业备份,这关系到风险的识别,因此做好评估就至关重要。

  产业实现梯度有序转移对机制的精准性提出更高要求。产业有序转移,是一个自然的经济现象,但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市场规律支配的转移,实现要素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配置,政策的功能就在于确保“有序”,克服“市场失灵”缺陷,做好服务、引导和监管,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转出地和承接地关系理顺了,市场机制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系统施策、多措并举,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提供坚实保障

  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提升政策的系统集成水平,坚持系统观念和目标导向,抓住重点,不断夯实制度基础,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健运行“保驾护航”。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做好经济性、安全性的分析,在现有的基础上,健全强化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产业链的体制机制。注重做好原创研发到成果转化的闭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进行相关机制的试点试验,总结经验及时进行推广。鼓励耐心资本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成果转化的支持。发挥好专精特新企业在这方面的示范效应,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去推动各项政策协同形成合力。及时总结各类应用场景的成功经验,激发市场潜在需求,为产业化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契机,鼓励各地结合本地要素资源禀赋优势延展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各类资金协同支持的体制机制。

  健全相关的评估、监测和应对机制。风险无处不在,关键是做好监测。一是做好指标体系的设计。科学设计指标是形成有效评估体系的关键。每个行业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不同,指标体系构建应符合产业发展实际。二是持续丰富完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提高评估的精准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是鼓励产业界、学术界就评估体系构建进行研讨交流,对不同产业特别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评估提供专业意见。四是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评估监测体系的长效机制。

  系统做好引导产业梯度转移的机制构建。这一机制的构建,起到的作用具有传导效应,有助于其他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做好了就事半功倍。应根据各地不同的产业条件,实现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在一些事关利益分配、共享的体制机制上凝聚共识、细化举措。实现产业链不同环节在空间上的有效分布,有效避免资源无效配置、低效运行而产生浪费。探索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利益调整、协调机制,激发转出地和承接地共同的积极性。应聚焦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以营商环境优化促进产业动态分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