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今天是: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tongzhigonggao

关于举办第四届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09:55:36     所属分类:通知公告     阅读次数:114     来源:人事处

字体    

各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总工会、团市委,有关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有关企业,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培育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根据《关于发布2025年陕西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计划的通知》(陕人社函〔2025〕130号)有关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和共青团陕西省委决定共同举办第四届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本次大赛为省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大赛成立组委会,负责大赛的整体安排和组织管理工作,组委会成员由主办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担任。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大赛组织安排和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处。大赛在组委会统一领导下,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培训中心承办。

二、赛项设置

大赛设智能工业机器人、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4个赛项。各赛项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实践操作占70%。

(一)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要求,侧重考察选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融合应用能力。

(二)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赛项,按照混合集成电路装调工职业要求,侧重考察选手在RISC-V等架构开发以及芯片设计、仿真、测试、系统应用等环节的理论和实操综合能力。

(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项,按照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职业要求,侧重考察选手场景数字化分析与建模、产线仿真与运维、数字化解决方案交付与运营等运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制造业关键场景转型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赛项,按照国产软硬件与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职业要求,综合考核选手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三、竞赛组织方式

(一)竞赛分组

各赛项均分为职工组(含教师)和学生组两个竞赛组别。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学生组设创新场,旨在探索推动创新技术方案落地应用。各赛项各组别均为双人团体赛,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学生组(创新场)为三人团体赛。各赛项各组别均不得跨单位组队,职工(含教师)、学生不得混合组队。

(二)报名条件

具有各赛项相关职业工作经历的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和驻陕中央企业的一线在职职工,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的在职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组比赛选手需为相关专业全日制在籍学生。参赛选手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赛。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得以职工身份参赛。

(三)参赛名额

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3个赛项西安市可选派6队选手(职工组、学生组各3队),其他市(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可分别选派4队选手(职工组、学生组各2队);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西安市可选派9队选手,职工组3队、学生组6队(含创新场3队),各市(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可分别选派6队选手,职工组2队,学生组4队(含创新场2队)。省属企业、中央驻陕单位每家单位推荐职工组参赛队伍不超过2队。

大赛组委会可根据各赛项实际报名情况调剂参赛名额,并依据最终报名人数决定是否组织省级预赛。

四、大赛时间和地点

大赛定于10月底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办,具体安排及有关事项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另行通知。

五、奖励办法

(一)物质奖励

各赛项各组别均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颁发获奖证书,发放奖金。一等奖每队发放奖金5000元,二等奖每队发放奖金3000元,三等奖每队发放奖金2000元。奖励名额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各组别报名参赛情况另行确定。

(二)晋升职业技能等级(资格)

1.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各赛项以职工身份参赛的选手,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规定,双人赛项前3名、三人赛项前2名,晋升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资格),已具有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资格)的,晋升高级技师。

2.晋升高级工或技师。各赛项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高等院校学生身份参赛的选手,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规定,获得各赛项第1名,可晋升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获得各赛项优胜奖及以上的,可晋升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资格)。

(三)推荐授予荣誉称号

1.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获得双人赛项前3名、三人赛项前2名且为职工身份的选手,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

2.推荐参评“陕西青少年先锋奖”。获得各赛项各组别第1名队伍中综合成绩最高且年龄在35岁以下(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选手,按程序向共青团陕西省委推荐参评“陕西青少年先锋奖”。

(四)组委会颁发的其他奖项

1.对各赛项各组别决赛一等奖获奖队伍的教练(每支参赛队伍指定1名教练),颁发“优秀教练”证书。

2.对各赛项各组别决赛一等奖获奖队伍所在单位,颁发“冠军选手单位”奖牌。

3.对贡献突出的承办、协办和技术支持单位,颁发“突出贡献单位”奖牌。

4.对在大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牌;对在大赛中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颁发“优秀组织工作者”证书。

5.对在大赛执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颁发“优秀裁判员”证书。

六、大赛报名

(一)各市(区)国有、民营企业参赛选手通过各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汇总遴选后报组委会办公室;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省属企业、中央驻陕单位选手由所在单位直接向组委会办公室报名。请各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单位指定1名联系人,于10月15日下午16:00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联系人信息。

(二)请各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有关企业、有关单位,按照大赛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和选手遴选等工作。

(三)统一安排赛前集训,集训期间选手食宿由承办单位提供,不收取集训费用。正式比赛期间参赛选手、教练和领队的食宿由组委会协调安排,费用自理。各组队单位要严密组织,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并提前为参赛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在报名参赛时出具。

(四)大赛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20日下午18:00,具体报名相关事宜由参赛单位联系人统一对接落实。